卫生应急电话:0719-8117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健要闻

青春赋能卫健事业发展 支点建设共绘十堰新篇

日期: 2025-04-23 17:59:00   王澜    来源:委宣传科

4月23日,十堰市“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青年干部大讨论市卫健委专场成功举办。团市委、市能力作风办领导出席指导,市卫健委领导班子成员,委属县级单位分管领导及系统青年干部60余人参加,10名青年干部代表以PPT形式作研讨交流。

研讨前,市纪委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组长、委党组成员郭军领学市委能力作风办《开展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学习讨论实施方案》,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姚引娣宣读《市直卫生健康系统青年干部学习制度》。研讨中,青年干部按照“服务建成支点”战略部署要求,对照深圳精神,紧扣“改善就医感受,和谐医患关系,全力培育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卫健力量”主题,结合自身岗位实际谈认识、找差距、明举措,图文并茂展现卫健精神和青春担当。研讨后,团市委少先队总辅导员程璐璐作了精彩点评讲话。

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海东作总结讲话。她要求青年干部要以此次大讨论为新起点,时刻保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状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锤炼,切实扛起使命担当之责,集聚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青春之力。一要筑牢信仰之基,以“三力”引领发展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要树立系统思维,在深学细悟中增强政治“三力”,把握健康中国战略定位,明晰卫健事业发展思路,攻坚医改发展重点任务,以节点之为服务支点建设。二要扛牢时代使命,以“三心”践行为民宗旨。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永葆赤子之心,深耕健康服务主责主业,要厚植敬畏之心,筑牢医疗安全生命防线,要砥砺进取之心,勇攀科技创新发展高峰。三要锤炼过硬作风,以“三实”彰显青春担当。要对标对表深圳精神,按照市委“三个提高”要求,切实提能力转作风。做到谋事求实,科学规划健康十堰发展路径,干事务实,争当改革攻坚先锋表率,做人真实,涵养清廉务实优良作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投身到健康十堰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为推动全市卫健事业发展、服务支点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年干部人才讨论发言摘录

市卫健委妇幼健康科科长 段梦圆 知责担当,奋发作为

以“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使命,守护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推动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运用智慧妇幼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探索远程胎心监护功能。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深挖保健需求,打造生育全程服务品牌,用“生得好、育得优”的民生名片,在支点建设中彰显卫健系统的责任担当。

市卫健委健康十堰办主任 汪洋 责任在肩,使命光荣
    以“国之大者”情怀,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卫健事业。夯实信仰之基,以健康十堰建设、武当中医文化传承、医疗服务提质为支点,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数智赋能破解思维惯性,对标深圳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以实干践行“健康十堰2030”战略,构建多层次健康科普矩阵,持续提升群众健康素养。让青春在大山深处绽放光芒,书写卫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市卫健委医政和药政科科长 谢雪 青春担当,健康护航

聚焦“支点建设”,从习近平总书记高质量发展的论述中汲取力量。通过剖析十堰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现状,提出改善就医体验、推进“双十条”措施落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进检查结果互认、减轻群众负担。用青春智慧为医疗卫生事业注入动能,助力医疗机构争创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在支点建设中彰显卫健青年的使命担当。

市太和医院医务处主任 张宇强 专科登峰,医品致远

以“从高原到高峰”的专科建设理念,推动医院迈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高度。神经外科通过国考验收,骨科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项目,疑难危重症救治成功率提升至97.39%。创新医疗技术准入机制,2024年准入新技术130项,以“支部连片”党建模式保障手术质量,用精细化管理诠释“医品文化”,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筑牢坚实医疗根基。

市太和医院肝胆胰诊疗中心主任 周武华 协同创新,人文医疗

以“建设大山里的深圳”为指引,直面技术短板与发展差距。提出党建引领业务,打造微创技术等诊疗品牌;提升诊疗质效,降低患者经济与时间成本;推动专科与品牌建设,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医联体高效转诊,开展癌症防治攻坚行动。以“爱才、引才、用才、留才”理念培育高级人才,用“协同创新、奋斗奉献”的精神为十堰卫健事业贡献力量。

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 孙志丰 生命窗口,人文高地
    以生殖医学专科为支点,打造生命希望、技术创新与服务示范三大窗口。他推行“云上生殖”服务,优化日间手术流程,牵头组建湖北生殖健康联盟,培养基层骨干。以“让每个家庭听见生命的啼哭”为信念,用遗传咨询公益直播覆盖10万人次,以专业温度守护生命起源,在支点建设中书写卫健人文新篇。

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 王姗姗 数据治理,价值转型

以护理工作转型为目标,推动护理工作从经验管理迈向数据治理。实施“护理病历减负计划”,构建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以“互联网+护理”服务满足老龄化需求。对标深圳精神,突破思维短板,以创新思维重塑护理服务模式,用数据决策、评价考核与文化凝聚为支点建设贡献护理力量。

市中医医院武当中医康复中心主任、针灸科主任张平 针药结合,医道共融

推动针灸技术的突破和提升,传承“冬病夏治”等中医精华,首创针刀整体松解术降低复发率。推动超声引导可视化针刀等中西医协同技术,以武当中医药资源和道教文化赋能临床,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以“道家导引术”提升康复效果,用“一根针一把草”的坚守,在支点建设中打造鄂西北中医高地。

市妇幼保健院手术麻醉科主任 牛世坤温度服务,精细管理

借鉴深圳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改善就医感受”为核心,提出优化就医流程、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医疗质量、开展健康教育等举措。推广智能导诊系统,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以AI技术赋能医疗技术。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理念,用青春热血为十堰卫健事业注入温度与精度,助力“大山里的深圳”建设。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主任 李慧臻三个融合,青春赋能
   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志气,将护理服务深度融入十堰“健康支点”大局。创新“互联网+护理”模式,累计服务1500人次特殊患者;以PDCA循环提升护理质量,获全国14项护理管理奖项。提出设立社区“护理驿站”,推动院内外一体化护理,与中医旗舰医院共建护理联盟,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十堰健康支点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主办单位:十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邮箱:syswsjkw@163.com

办公地址:十堰市北京南路35号 邮政编码:442000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280号

电话:0719—8117000 传真:0719—8117025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3000002

鄂ICP备06007886号-5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