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电话:0719-8117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健要闻

“新十条”系列报道⑧:医生问诊细致 家长心里踏实

日期: 2025-04-03 15:02:41      来源:十堰日报

作为我市儿科“充分问诊”试点医院,市太和医院通过限定专家号源、延长沟通时间等举措,着力破解患者“排队一小时,问诊一分钟”痛点,将儿科门诊变成“有温度的诊疗场域”。该院儿科医生用平均6分钟以上的问诊时间,架起医患理解与信任的桥梁。

限定号源 确保问诊时间不少于6分钟

“孩子出生时排便就不太好,随着年龄增长,情况逐渐严重,有时甚至一周都不拉便便……”3月25日,在市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小儿外科诊室,李女士焦虑地向主治医师赵名君反映孩子的病情。

赵名君详细询问喂养方式、排便频率等信息,观察孩子的哭闹反应,最终结合检查报告,找到了患儿便秘的根源。

“以前总觉得医生看病像‘流水线’,没想到赵医生问得这么细致,把我心里的疑惑都解答清楚了。”李女士的感慨,折射出“充分问诊”门诊带来的深刻改变。

“儿童无法准确表达症状,家长的描述又很碎片化,不少于6分钟的问诊时间,不仅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更能让家长理解治疗方案,减少焦虑。”市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党总支书记席世兵说。

市太和医院门诊服务中心护士长王曼介绍,该院高度重视儿科“充分问诊”试点工作,儿童医疗中心开展全年无假日门诊,每日开放诊室14个,其中专家专病诊室11个。将每名专家半个工作日的号源限制在30个以内,以保证每名患儿的问诊时间在6分钟以上,充分做好病情讲解、化验单解读、注意事项告知等服务。

门诊传递让就医体验更有温度

“挂一个号,能看两个科的医生,太方便了!”日前,65岁的王大爷带着孙女辗转于市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两个科室,不用重新挂号,让他很高兴。

“患儿看病时,存在因就诊疾病不明确,挂错科室的号源,或同一疾病需多科室就诊的情况。为了节约患儿就诊时间及就医支出,医院着力建成‘传递门诊’,让就医体验更有温度。”王曼介绍,医生通过门诊工作站点击“病人流转”后,为患儿选择流转科室及医生信息,即可将患儿流转到另一个科室进行就诊。患儿不用再缴纳挂号费,只需到对应科室分诊台登记,就能直接就诊。

除“传递门诊”外,市太和医院还通过多学科会诊(MDT)破解疑难杂症。针对急危重症患儿,该院开通绿色生命通道,推行“救人在前,收费在后”模式,多科室迅速联动响应。2024年,一名早产儿因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入院,儿科、心脏外科、ICU团队24小时轮班守护,最终成功实施手术。

医院针对患儿常见疾病,如发热、咳嗽、鼻炎、食积、腹泻、遗尿等,大力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积极应用小儿推拿、中药药浴、穴位贴敷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取得良好效果。

创新体系全周期呵护患儿健康

“充分问诊”不仅是门诊模式的变革,更是市太和医院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升级的起点。该院儿童医疗中心开展全年无假日门诊;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问诊、药品邮寄服务,让复诊患者“少跑腿”;针对高危儿,开设医护一体化随访门诊,将神经行为测定、家庭护理指导纳入长期管理。

今年,该院进一步响应国家《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意见》,围绕诊断全周期全流程优化服务:诊前通过智能导诊推荐科室,诊中推行“小处方”理念,诊后建立随访数据库,对慢性病患儿进行长期跟踪。

“‘充分问诊’不仅延长了医患沟通的时间长度,更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温度。”王曼表示,该院将探索儿童心理健康评估、营养指导等延伸服务,让每个来院就诊的患儿都能享受到个性化、全周期的健康呵护。


主办单位:十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邮箱:syswsjkw@163.com

办公地址:十堰市北京南路35号 邮政编码:442000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280号

电话:0719—8117000 传真:0719—8117025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3000002

鄂ICP备06007886号-5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