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2023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制定此建设方案。
一、落实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30家、共同缔造-健康乡村示范卫生室100个。抓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持续实施“323”攻坚行动(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协助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医疗保障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二、明确目标任务
(一)建设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30家,达到《湖北省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站建设和质控标准(试行)》,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和卒中防治站双认证。
(二)抓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结合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建设“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示范村卫生室100个。
(三)落实省政府10大民生项目清单,持续实施“323”攻坚行动,开展基层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完成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筛查111万人次。
三、明确工作职责
(一)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建设。
1、巩固防治体系,完善救治网络。各县(市、区)加大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胸痛和卒中中心建设力度,构建以县级防治中心为龙头、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前哨的防治体系,试点“基层溶栓/救护车溶栓+转运PCI”区域联动救治模式,已达标的22家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年内至少完成1例“溶栓治疗+转运PCI”,提升区域心脑血管病协同救治水平。
2、推进30家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建设。各县(市、区)卫健局牵头抓总,统筹整合资源,重点督促县级医院落实技术支持、业务培训、信息共享等责任,督促建设单位完善门急诊功能,建立绿色通道,打造规范流程,落实人员、设备、药品等配备,确保11月底前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和卒中防治站双认证。
3、加强市级对口帮扶。市级3家三级医院按对口帮扶和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协作关系负责对应县(市、区)的业务指导、技术帮扶、工作督导和评审验收。市太和医院、人民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各包联负责10家建设单位,通过跟班学习一个月方式对每家单位至少培训2名医务人员,以县级为平台每月开展一期专病防治培训和专项督导,并承担包保责任。
4、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科普宣传、筛查防治和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发挥已建成的22家、新建的30家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作用,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心脑血管疾病科普宣传和疾病筛查活动,试点规范管理“两慢病”患者50人,其中高血压患者40人、糖尿病患者10人,探索“健康管家”“健康经纪人”精细化管理模式,增强服务粘性,达到“两慢病”基层规范管理率稳定在70%以上,血压、血糖控制率稳定在40%以上的目标。
(二)联建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健康乡村”示范卫生室。
1、各县(市、区)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引领,融入美好环境与幸福(健康)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倡导村民(居民)“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共同缔造健康生活”,完善村卫生室服务功能,建设健康小屋或健康驿站,配备健康自测设施,作为筛查点开展农村心脑血管疾病筛查。配备康复理疗设备,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增强村医服务“两慢病”患者粘性,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8人、糖尿病患者2人。
2、落实县级属地责任。各县(市、区)卫健局牵头推进具体负责“共同缔造-健康乡村”示范卫生室建设,打造一批标杆示范样板,推广示范点建设模式。各示范村属地乡镇卫生院落实帮建责任,推进示范村卫生室建设。各县(市、区)中医医院落实帮扶责任、指导作用,同时按各地卫健局安排在11月底前完成评审验收。
(三)强化“323”攻坚行动,落实基层心脑血管疾病筛查。
1、各县(市、区)按照常住人口35%的比例,完成111万人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筛查任务。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辖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进行筛查,常规开展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以及心电图、血压、空腹(随机)血糖等检测。对去年已筛查的“三高”慢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进行追踪管理,引导至医疗机构开展“二次筛查”,对高血压、糖尿病疑似患者以及冠心病、脑卒中高风险患者通过门诊检查或住院治疗进一步鉴别检查,相关筛查数据及时录入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管理系统。
2、各地要结合省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两慢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基层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对慢病患者的健康监测和定期随访服务,根据防治指南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慢病药物规范治疗,基层逐步规范落实分类分级健康管理。
四、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坚持主要领导主抓、分管领导领办,建立包保责任机制,成立工作推进专班,细化实化建设方案,发挥部门职能、医院管理优势,争取政策资金扶持,输出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带动创建,推进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和“共同缔造-健康乡村”示范卫生室建设落实落地,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聚焦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借鉴经验谋求自身发展,推动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二)落实政策和资金保障。推进新建的30家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建设,每个防治站按照20万元标准进行“以奖代补”,相关经费由各县(市、区)统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列支。联建的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健康乡村”示范卫生室,按照每村5万元标准,由市农业农村局对2022-2023年验收达标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奖励资金中进行“以奖代补”。市县医疗保障局对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开展门诊“溶栓治疗+转运PCI”、门诊“两慢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药保障以及医保DIP(按病种分值付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强化督查考核。采取“月调度推进、季拉练考评、年度考核评价”方式,结合各地每月一期的专病防治培训,在县级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通报建设进度和存在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期拉练考评活动,引导各县(市、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12月份市卫健、财政、农业、医保部门联合对各县(市、区)建设成效进行全面考核、评价排名、通报全市。
(四)加强示范引导。各地在推进基层建设中要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典型、树立标杆、建设样板,巩固提升一体化防治站建设成效,完善丰富“共同缔造-健康乡村”示范村功能,采取基层一线工作法,加强一线调研式督导,开展一线总结提炼,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推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典型,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各地每月申报不少于一篇典型信息,信息刊发在省媒体或网站的给予加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