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索引号
主题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文号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二次全会精神,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鄂西省域医疗中心,现制定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如下:

一、全面加强卫生健康系统党的建设

1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筑牢忠诚之魂。使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干部鲜明的政治品格,成为卫生健康系统政治生态的重要底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效果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

2、着力提升行业党建水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深化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健康为民、医路有我十堰卫健精神。全面落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书记、院长分设工作,切实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加强社会办医机构党的建设。建强基层党支部。

3、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纪委十九届六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纪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清廉医院、清廉文化、清廉机关、清廉家庭建设,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着力纠四风树新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常态化的反腐倡廉和警示教育,持续开展医药购销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整改,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和行业自律。配合做好省卫健系统巡察工作,开展巡察监督,切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营造好正优实的政治生态。

二、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4、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持人物地同防、常态监测、风险排查、多点触发立体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和点线面结合、闭环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统一的防控策略,加强系统思维,坚持效果导向,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多点触发、应急处置和全民防护四张网,精准高效做好区域协查管控、外环境监测预警、发热门诊管理和院感防控、流调应急处置、医疗救治准备、疫苗接种等重点工作,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为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健康环境。

5、稳妥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推进一老一小和加强剂次接种,提高全市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加强剂次接种率,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加强对疫苗储存、运输、接种等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加强异常反应监测报告,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及时有效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三、系统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卫体系建设

6、接续推进四大医疗集团六大中心建设。加快四大医疗集团六大中心建设。依托现有的重点专科,形成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批医疗技术顶尖、医疗质量过硬、医疗服务高效、医院管理精细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形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高水平市级和县级医院为支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的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有效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7、着力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全面落实设立公共卫生应急委员会、三类机构一类保障和二类管理,两个允许等重大政策创新举措,鼓励探索创新。优化疾控机构职能设置,明确功能定位,强化专职专责。加强医防协同,优化哨点监测布局,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疾控体系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县市区急救中心(站)建设,健全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推动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重大疫情应急物资保障制度。

8、积极推进卫生健康领域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继续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三年行动十大工程项目,加大未开工项目督办力度,加强全省补短板项目实时在线平台监测。积极推进市太和医院七里垭新院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市太和医院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后勤保障楼)项目、市中医医院武当中医特色医院建设项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病传染病区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十堰市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项目建设工作,建设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四、加快实施健康十堰战略

9、大力实施健康十堰战略把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建立覆盖各部门的健康促进协调和决策机制,落实健康十堰各项考核指标。开展健康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健康环境,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和水平。持续推进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全面落实防、筛、管、治、研五位一体的行动策略,坚持试点先行,积极开展重点健康问题、危险因素综合监测和分析,有效缓解和化解影响群众健康问题。

10、加强重大和重点疾病防治。做好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手足口病、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等工作。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服务管理和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工作。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1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巩固创卫成果,持续开展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计划,广泛倡导和培育健康生活理念,因地制宜开展三减三健行动,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五、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2、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学习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经验,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进医疗联合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以降药价为突破口,同步推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薪酬制度等改革,协调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DIP)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减少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的比例;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逐步扩大采购范围;加强医改督查督办工作,对医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跟踪评估。

13、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重点推进高水平服务供给创新工程、高效率精细管理推进工程,高效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高品质优秀文化塑造工程。加强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推进薄弱学科建设发展。持续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院前急救网络建设;争取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医院。充分发挥市级质控中心作用,推动县市区重点质控中心建设。

14、继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依托“323”攻坚行动,推动胸痛、脑卒中、癌症防治体系建设。推进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继续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15、巩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平安医院建设水平,将医疗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推进智慧平安医院建设,提升医疗机构科技化、智能化、合成化安防水平,及时预警、有效防范各类涉医案件。全面加强禁毒工作,结合单位职能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好禁毒工作责任。持续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开展民营医院管理年医疗美容规范管理年行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规范行业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16、继续巩固完善“3+2+1”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深化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各项医疗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17、夯实公共卫生网底。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项招聘、村医队伍建设和政策保障、强基工程、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计划,建立并完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保障机制。加强医卫融合慢病规范管理,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质增效,全面推进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网络建设,完成111万左右人次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筛查任务。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扩面提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达标国家基本标准”“推荐标准和省级社区医院。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建设县域医疗中心,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

六、不断优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

18、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完善老龄工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建设,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持续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大力推进医养结合质量提升和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培育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19、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行动。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加快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权益维护体系,健全完善人口监测评估体系。持续推进关怀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市县乡计生协会改革,加强计生协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家庭健康促进行动。

20、全面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强化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巩固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提升母婴安全健康水平。

七、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21、强力推进武当中医(药)集团建设。切实推进集团实体化运行,逐步实现人才、技术、设备和信息等资源共享,力争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研发院内制剂、培育道地中药材产业、打造武当中医药文化等取得一批成果。

22、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未病先防、未病先治的优势,主动融入“323”攻坚行动。市、县中医医院要加快胸痛中心建设步伐,确保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23、全面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西医协同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聚集重点优势领域,建设一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优势专科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示范中心。启动第五周期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创建评审工作。全面提高全市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和中药饮片使用率。建设一批市、县治未病示范中心。

24、开展系列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支持郧西县、丹江口市创建全国、全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开展全国、全省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加强中医医联体建设,持续强化挂县带乡联村对口支援,巩固三堂一室建设成果,开展示范国医堂创建。普及中医药及适宜技术,加强中医康复科室建设。

25、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市中医院院士工作站、中国针灸学会十堰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资源,努力打造领军人才队伍。启动第五批市级名中医评审工作。实施国家和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成长管理机制,确保中医药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26、弘扬武当中医药文化。实施文化推广普及工程,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投入,推进武当中医药理论精华整理传承。持续推动中医药知识六进活动(社区、家庭、乡村、企业、机关、学校),普及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养生运动;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不断扩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范围。

八、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治理能力

27、科学谋划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按时完成《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审批发布和组织实施。积极组织做好《十堰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其他单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谋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事项,推动规划落地见效。

28、强化卫生健康法治保障。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优化卫生健康领域营商环境,推动一业一证”“证照分离”“一网通办相关任务落地落细。全面做好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探索运用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在线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成效。全面推动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开展卫生行政执法效能考核评价,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设法治卫生。

29、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扎实推进湖北省公共卫生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计划。继续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等培训项目和高级职称人员晋升前下派基层服务、三支一扶支医等工作。建立完善卫生健康科技水平提升和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性人才的发现、培训和激励机制。做好2022年的初中级职称考试和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积极协调落实高层次人才住房、医疗、落户、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生物安全和科研工作。

30、全面加强卫生健康信息统计工作。加快推进十堰市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项目建设工作。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加快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推广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卫生统计数据上报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保证数据的质量安全。

31、加强宣传工作。深入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讲好十堰卫健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32、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促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大病集中救治措施,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继续实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健全动态监测机制,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33、强化风险防控措施。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紧盯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隐患,重点做好医患矛盾、突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扶贫、预防接种、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安全生产、非法集资、公立医院拖欠民营企业欠款、数据统计、行政执法、医疗质量安全、医院院内感染、单采血浆站、医疗废物源头分类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老年村医养老、意识形态领域、国家安全、保密和信访维稳等方面的风险防控。完善卫生健康领域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