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负担》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及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委对您的建议高度重视,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进行办理。
近年来,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谋划推动智慧医疗项目建设,推进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努力打造智慧医院、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最大程度便民利民惠民,不断提升我市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负担。
一、立足实际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搭建国家和省市县四级联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16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有关要求,搭建了十堰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市级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建设了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提供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索引、交换和业务协同服务,在此基础上,完善业务应用,建立涵盖人口信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领域的信息监管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并支撑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业务监管,提高数据的分析展示和应用效益,促进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二)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全面覆盖。在十堰城区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四大医疗集团(市太和、人民、国药、中医医院)与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形成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联通共享优势公共卫生资源,服务城区常住人口103.34万人,服务基本公卫、家庭医生签约重点人群38.57万人,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县域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以县医院为核心建设放射、心电、检验中心三大远程诊断中心,完善分级诊疗转诊、远程医疗会诊两个平台,建成成效明显的医疗服务共同体,通过分级诊疗平台推送患者就诊信息,达到信息共享,实现“乡级检查、县级诊断、结果互认”。各县市区每年完成区域放射远程诊断3万余人次、心电远程诊断4万余人次、检验诊断5万余人次,年均为患者节约900-1000万元自付费用,年均转诊患者近5000余人次,下转占1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
(三)加强医疗机构自身信息化建设。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已在网站“健康160”、微信小程序“健康湖北-问诊一点通”开展了线上问诊、就医业务,同时我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均建设了互联网医院,取得运营牌照,极大地方便患者就医;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已通过国家互联互通成熟度“4级甲等”评审,实现院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也越来越便捷。
二、统筹谋划推动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工作
(一)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基本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省委 省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市卫健委结合部门信息化工作实际,于2020年就着手谋划建设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2839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及公共卫生职能部门,形成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即“十堰市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全市“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纵向实现区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的整体接入,横向实现与市直多部门平台信息交互共享,最终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汇聚和互联互通;基于市县一体化平台,部署和应用湖北省统建的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依托市“武当云”打造融合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补偿机制改革考核等业务功能于一体的全市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云;建设以实名制就医和电子健康码为基础的便民惠民体系;建设市县两级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卫生健康医疗资源大数据分析功能;建设分级诊疗系统和全民健康档案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市县一体化CA电子认证系统;建设市级“120”调度指挥系统,打通急救车与接诊医院信息共享和实时会诊交互,打造由指挥调度中心、急救车和接诊医院三位一体的急救体系;建设、部署我市卫生健康行业电子证照系统。
该项目的实施能有效打破我市各医疗卫生机构间信息壁垒,实现全市跨机构、跨部门间信息共享,各医疗机构间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检验检查互联互认。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应急管理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
(二)智慧医疗项目推进实施情况。一是加强智慧防疫大数据平台建设。为适应新冠疫情严峻复杂多变的形势,市委、市政府把智慧防疫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市委书记胡亚波同志亲自提出了智慧防疫大数据平台(“四张网”)建设的思维逻辑架构(外防输入网、多点触发网、应急处置网、全民防护网)。从2021年8月7日起,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业务流程梳理)、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负责软件开发和平台建设)、市公安局(负责数据汇集和比对)分工配合,开发建设了4大板块、20个模块若干个应用。“四张网”建设为我市疫情防控关口向前、阻断疫情传播路径、扎牢防控围栏已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又不断完善,在智慧防疫平台上开发了防疫压力电子地图模块,在“i武当”APP上新增了十堰市居民核酸检测信息查询系统。二是按照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完善上报智慧医疗建设需求。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今年5月,我委在原有的“十堰市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项目基础上,修订完善并提出10项智慧医疗建设需求,上报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该局及时予以回复。比如:市级“120”调度指挥系统与“城市大脑”应急指挥功能对接的建议,市卫健委积极安排市急救中心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做好沟通对接。同时按要求积极报送市卫生健康委在“i武当”应用和服务事项上线目录,包括电子健康码(卡)一卡通、“十堰市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项目中全市统一入口的便民惠民服务(APP、公众号、小程序)。三是主动与市大数据局对接,做好上云迁云等工作。按照市有关文件要求,我委已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进行多次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尽早完成申报三个平台(即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全员人口信息平台)的迁云上云工作,实现信息系统数据的互通共享。
三、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智慧城市建设整体部署和省卫健委有关要求,立足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实际,克服各方面困难,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利用信息化新技术手段,积极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逐步提升我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十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