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科研院校全力配合,打造高效技术团队
2018年底和2021年,省政府分别颁发了《湖北省振兴发展中药产业五年实施方案》和《湖北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中提出主力构建神农本草、武当道药、本草纲目、李时珍等荆楚药材品牌体系,实施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和中药材创新工程,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选育优良品种。十堰市政府已将本地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一主三大五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生物医药产业园。2021年7月,十堰市政府又出台了《十堰市推进中医药强市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要助力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业。搭建武当中医药集团事业产业综合发展平台,打通种植到使用链条,以公立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优先采购相关中药饮片为引导,衔接起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作用等环节,促进道地药材种植、生产、加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积极扶持武当道地药材及大宗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集群,助力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打造,为保护和发展特色产地中药材、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除了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外,更需要人才团队的合作。近年来本地区涌现了一批中医药专家学者致力于武当特色中医药的研究。湖北医药学院与各大型制药公司已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可保证人才培养的需要。整合本地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等机构的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优势,突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科学建立产学研协作战略关系,构建“政府引导、产学研结合、企业主导、农户种植”的团队结合模式。
二、注重传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着眼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一批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产业骨干和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技能工匠、复合人才和实用人才。积极鼓励中医药人才引进,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领军人才纳入“武当人才支持计划”,落实相关待遇。二是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师承教育。加强实施国家“岐黄工程”、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人才培养项目、院士工作站的绩效评价、开展“西学中”项目,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能西会中人才培养。三是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深化中医药人才评审、使用改革。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做好我市中医药人才表彰工作。
三、加强中医药知识普及,加大中医药服务可及性
一是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积极筹备,2021年7月成功开办了由十堰市卫健委主办,十堰武当中医医疗集团和十堰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的《武当大国医》首个中医类电视栏目,在民间有效弘扬了中医药文化,大力普及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落实“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的各项举措,中医药“六进”活动持续常态化推进,让百姓在家门口即能享受方便的中医药服务。二是持续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2021年对第四周期中医重点专科情况进行了分析汇总,全市共累计创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2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60个。目前已启动第五周期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评审工作。三是全面加强中医机构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成立了一支由35名中医专家组建的十堰市市级中医疫病应急医疗队伍,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医疗救治预案。并组织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27名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了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专家组,包含针灸科、康复科、肺病科、骨伤科等十余个专业,打造了十堰中医区域诊疗中心骨干团队。
四、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水平,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平台建设
一是以武当中医医疗集团和重点专科群为依托,积极争取和申报中医药科研项目,加快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已结题的相应科研成果已在各医疗机构广泛运用。二是全力推动“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我市两家三级中医医院与各县市区中医医院及市区内多家社区医院签订了紧密型医联体协议,定期安排专家下沉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及远程医疗服务,畅通“上下联动 双向转诊”,提升中医诊疗水平;充分挖掘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强化传承力度,创新传承手段,丰富传承体系,促进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全面提升中医医疗信息化服务能力。
十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