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十堰市卫生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卫计委的及时指导下,以落实“四个全面”为统领,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两条主线,以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卫生计生强市为目标,以调整卫生发展方式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重点,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卫生计生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年度工作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一、主要成效及工作措施
(一)全面深化医改,惠及民生成效不断显现。
1、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坚持民本导向,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市5个县(市)10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自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医院门急诊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6.3%;出院病人同期增长5.8%;患者住院次均费用下降206元左右,门诊次均费用下降112元左右;县级公立医院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累计让利患者7879.05万元。
2、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3%,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7%,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78.67%,实际住院补偿率达到54.95%,门诊统筹实际补偿率46.18%。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分别达到77%、70%以上。积极推进了医保总额预付与按人头、按床位、按病种等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全市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1.4万人次,补偿2303万元。重大疾病补偿4664人,补偿2709.84万元,补偿率70%;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推进了异地就医结算,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3、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巩固。全市基层公立医院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各地可采购使用的基本药物品种数达到800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品种和金额均达到80%以上,补充药品的增补数量和采购金额均不超过20%。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达到40%以上,三级医院达到25%,其中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的二级医院已超过50%。结合十堰山区实际,在乡镇设立基药配送站,保障村卫生室临床用药,有效解决了基本药物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4、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启动推开。以推进健康十堰建设为重大契机,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行,下发了《十堰市分级诊疗试点方案》,在郧西县举办分级诊疗试点,并召开现场推进会,各地分级诊疗工作积极推进。逐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积极探索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创新服务模式,组织12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医养融合试点工作,有3个医养融合试点已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市病床总数25115张,其中社会办医床位数1016张。全市新增民营医院5家,累计达22家。
(二)创新服务管理,计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计划生育政策有效落实。严格执行先行生育政策,稳妥有序推进了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全市符合单独家庭数14625个,申请受理3243例,已审批2983例,已出生1263人。2015年符合政策生育率86.41%,同比上升2.63个百分点,高于省下达责任指标4.84个百分点;政策外多孩率为1.81%,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低于省控制责任指标2.19个百分点。
2、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持续推进。大力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攻坚年活动,认真落实相关部门职责,实施婚、孕、育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全市共立案查处“两非”案件77件,结案77件,比去年增加22件。在已结案件中,处理涉及“两非”医疗机构30个,处理违规销售终止妊娠药品机构12个,处理出具虚假证明5人,取消二孩生育指标5人,行政处罚53人,罚款46.32万元。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7,比上年同比下降1.56单位值。
3、利益导向政策惠及广大计生家庭。市县财政累计为1.2万多名困难企业职工落实一次性奖励资金3700多万元;为2.5万多名奖特扶对象落实兑现2200多万元特扶资金;为6.78万名独生子女兑现398.54万元保健费;投入124.11万元为34.16万户计生家庭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有2.14万名计划生育家庭享受了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落实资金1079万元;为504名农村计生女孩家庭中高考加10分;为658名贫困计生家庭女孩发放助学金92万元。大力开展“生育文明.五型计生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共评选授牌“生育文明·五型计生幸福家庭”标兵户4.8万户,示范户5.1万户。市卫计委、市文明办联合开展了“生育文明·五型计生幸福家庭”示范县、示范乡镇、标兵户和示范户评选活动。
4、基层基础精准管理成效明显。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秩序专项治理年”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精准管理年”活动,全面改进和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基本形成责任明确、管理规范、网络健全、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基层工作格局。全市有5个乡镇被省卫计委命名表彰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示范单位,有71个村居被市卫计委命名表彰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示范村。1923个村(居、社区)配备计划生育专兼职计生女干部2169人,10735个村(居)民小组配备人口计生信息员10806人;建立县乡村级协会组织2358个,非公有制企业协会、移民协会各39个。
(三)加强公共卫生,群众健康权益得到保障。
1、疾控应急能力逐步提高。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综合防控水平不断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检测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无甲类传染病和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和流行,疾病控制工作成效明显。结核病、艾滋病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完成艾滋病检测8600人,免费检查疑似肺结核病患者6545人次,免费治疗结核病病例1439人。强力推进计划免疫规划工作,各单苗接种率均达到了98%以上。积极应对和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等防控工作。全市医疗急救能力达全国先进水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不断提升。切实加强生物安全工作,共清理核查188个医疗卫生计生单位、223个生物安全实验室,初审报备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133个,报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90个,备案率达100%。
2、妇幼保健工作持续增强。全面开展妇幼健康年系列活动,大力实施“妇女健康”行动和“儿童健康”行动,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98%,孕产妇死亡率为4.88/10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15‰、6.37‰。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服务项目。全市70多万名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规范的生殖健康服务,对3.65万名农村适龄青年进行了免费婚检,为2.98万名育龄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服务,为2.37万名目标人群开展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认真实施“儿童健康”行动。新生儿两病和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89.45%、64.64%。
3、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持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平安医院创建”、“优质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全市二级医院70%以上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创建。建立和完善了平安医院领导小组内部运行制度和议事规则,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明显;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全面推进作。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开展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卫生计生系统“六五”普法依法治理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生执法等各项综合监督工作稳中有进;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非法行医窝点13处,没收药品器械56箱(件),案值40余万元;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力度。全市共征收社会抚养费6872.98万元,其中,查处2014年以来党员干部违法生育68人,分别给予政纪处分3人,党纪处分67人,征收社会抚养费137.42万元。
4、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5年,全市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02.9万份,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84.4%。累计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30.1万人;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24.7万人,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4.58万人;管理重型精神疾病患者10007人;扎实开展“家庭医生进万家”活动。全市有110个乡镇卫生院、112个社区卫生机构、1747个村卫生室开展签约服务,1918名村医与农村47.7万户家庭签约,签约人数达到162.6万人;城市社区组建家庭责任医师团队222支,签约家庭10.3万户、30.3万人;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覆盖率达96.96%。
5、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稳步推进,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积极开展健康湖北全民行动、健康城市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健康促进、有害生物防制以及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等系列卫生创建活动,全市有16个乡镇申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创建,21个乡镇申报省级卫生乡镇创建。
(四)强化基础保障,基层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1、24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大力推进政府“十件实事”。将24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列入2015年度政府“十件实事”,共投入960万元用于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24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扎实开展全市“两创一提”创建活动。2015年,全市有28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四化”乡镇卫生院创建、397个村卫生室开展“五化”创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提档升级”活动。累计创建“五化”村卫室1699个,创建“四化”卫生院79家。
2、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名医、名科、名室”建设取得成效,2015年,全市成功创建国医堂26个,知名中医工作室4个;临床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中医传承、中医药研发、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省、市级科研立项20余项,整理出版专著3部,自主研发中药制剂、饮片50多个品种;中药普查顺利推进,调查药用植物共1056种,采集标本1103个品种6618份, 完成腊叶标本5515份;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首届100多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学员招录工作圆满结束。举办两期基层“中医治未病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共培训160人;强化中医文化建设,启动了“湖北省文明中医医院”创建工作。
3、人事人才工作不断加强。启动了十堰市基层卫生计生人才扶持行动,重点面向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选拔扶持100名“基层骨干医师”。积极参与湖北省医学领军人培养活动,涌现出涂汉军、罗杰等一批医学领军人物。王家宁博士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完成全科医师转岗培训30人,招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70人,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医学生47名。培训村医1760人。
4、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15年,全市中央预算内投资卫生计生体系建设项目120个,项目总投资819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270万元,地方投资3920万元,项目建设总规模43588平方米。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滨江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长岭校区等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科研项目成效明显,2015年度,获得2014年度市科学技术奖项14项。评审验收结题2013--2014年省级科研项目13项。获省2015-2016年科研项目39项。
5、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切实加大卫生计生系统内重点业务平台融合,着力构建“卫生计生大数据平台”。完成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机房整合、设备安装、系统集成等工作。健康卡试点工作全力推进,首批居民健康卡将于12月底在竹溪县发放到位。建立并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快速收集、综合分析和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全员人口信息化建设质量有了新提高,全员人口数据准确率和计划生育实名登记及时准确率均达95%以上。
(五)落实两个责任,队伍行风建设成绩斐然。
1、两个“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扎实开展“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印发了《市卫生计生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清单》,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约谈制度》等10多项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执纪,委纪委先后3次函询3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同志,对1名因公车私用的正科级干部进行了党内警告处分。
2、行政效能全面提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积极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主要领导定期深入窗口一线提供便民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一把手定期上政风行风热线,现场解决听众提出的问题。坚持简政放权。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审批程序,将卫生计生行政审批事项由12项精减合并为8项。取消政策内一孩《生育服务证》申领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网上直办。卫生计生行政审批窗口共办理各类审批件5131件,未发生红黄牌超期及错办件和信访投诉件现象。
3、“7+1”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重申和严明机关干部作风有关纪律规定的通知》、《“7+1专项整治和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扎实开展医药购销领域突出问题和新农合资金管理使用突出问题点题监督专项整治。专项整治共发现新农合不合理医疗行为721例,涉及金额102.6万元,对所涉18家医疗机构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集中约谈。
此外,卫生计生新闻宣传声势强劲。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3000余篇,其中,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新闻稿件242篇;全市无偿献血4.77万人次,采集全血量8.53万单位,自愿无偿献血率100%;综治信访维稳、档案管理、精准扶贫、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援疆、离退休干部管理、工青妇和机关后勤服务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尚需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模式有待进一步明确,以药补医的机制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服务与就医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职业认可度不高,医患关系持续紧张,伤医案件时有发生。
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构性矛盾突出。城区医疗资源富集与农村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如何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让城乡居民都能享有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有待破题。康复、老年医疗护理、精神卫生、妇儿、中医等卫生资源不足,需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社会办医政策力度不够,高端医疗发展缓慢。卫生应急、医疗急救体系保障能力不强,队伍稳定性差,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任务仍然艰巨。近年来,我市打击“两非”力度不断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虽然下降到110以内,但仍高出正常值范围,工作稍有放松,就势必出现反弹。
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断层凸显,人才断档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趋突出,导致分级诊疗推进缓慢。
三、2016年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生育政策调整为重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稳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水平。切实加强行业监管和行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1、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民本导向,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着力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创新基层医疗卫生运行新机制、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强化医疗服务公益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使改革红利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2、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做好政策衔接,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按政策生育;继续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坚持“一票否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大力提升基层卫生计生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把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纳入2016年市政府“十件实事”。加大对基层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探索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在“健康一卡通”试点基础上,建立市级卫生计生信息平台,打通和联通新农合、基本公卫、计生服务等卫生计生信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4、推进卫生计生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大力加强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在全市卫计委系统深入开展法治建设年活动;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做好重大疾病防控。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扎实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依法加强监测评估和标准制定,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效支撑;着力加强宣传倡导和健康促进工作,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5、着力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年,围绕卫生强市的目标,在全面总结“十二五”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基础上,认真分析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着力抓好“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重点工作和任务的落实,推进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
6、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严格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从严上入手、从实处着力,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筑牢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