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索引号
011081301/2022-18714
主题分类
卫生
发文日期
2022年03月09日 11:21:54
发布机构
十堰市人民政府
文号
十政发〔2022〕10 号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十堰市委、市政府关于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结合《湖北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和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推进健康十堰建设开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健康十堰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为指南,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健康十堰建设,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十堰保卫战,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截至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78.86岁,孕产妇死亡率为7.16/10万,婴儿死亡率为4.0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01‰,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1.聚力打造健康服务品牌,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形成。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形成,医疗辐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3000万人。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85家,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64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2303张。每千人口床位数10.07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3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4.31人,位居全省市州前列。围绕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等业务能力较强的综合医院,积极打造十堰医疗服务品牌,持续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累计创建省、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290余个(其中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建设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4个)。生殖医学、器官移植、中医康复、心脑血管病精准治疗技术等引领周边,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建设全面提速。英国皇家麻醉学院和欧洲科学院马大青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韩德民院士主导的华佗工程、中科院院士陈孝平和周良辅院士工作站、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医药院士十堰工作站、中国针灸学会十堰专家工作站、中国工程院张志愿、李兆申和马丁院士专家团队相继落户我市。全市共计30项医疗卫生领域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占获奖项目总数的35.7%,为我市从医疗卫生大市向医疗卫生强市跃进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

2.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力促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所有公立医院全部执行药品、医用耗材零加成政策,同步调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保持90%以上。十堰城区建立了太和、人医、国药东风和中医4大医疗集团,有效促进优医疗资源下沉。探索建立了符合山区实际的“3+2+1”互联网分级诊疗新模式,基层群众看病实现乡级检查、县级诊断、结果互认。大力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的医保支付方式,实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方便群众异地就医。药品供应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不断提高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逐步实现对门诊、住院、药品、耗材使用等各类医疗服务行为的全面、及时、高效的综合智能监管。

3.深入实施健康扶贫攻坚,贫困患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全面落实健康扶贫“985”政策和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和五个严控,切实满足困难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期盼。不断强化医院控费管理,加强健康扶贫四位一体医疗服务监管,明确医疗服务相关工作规范和健康扶贫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七不准七严查,严格落实省定控费目标。全面启动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扎实开展健康扶贫户户走到补短板工作,圆满完成了健康扶贫目标任务。

4.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疾病防控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前移救治关口,落实四早措施,提级管理四类人员,最终取得了全省地市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亡率(1.19%)最低、治愈率(98.81%)最高的抗疫战绩,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地方病防治和疫苗接种管理,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平稳,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扎实做好健康管理,推动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向基层延伸,打通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率先实现省内慢病防治工作示范县(市、区)全覆盖。

5.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重大卫生建设项目。加快组建四大医疗集团全面启动六大卫生中心,围绕四体系一平台积极推动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51877万元,省级预算内投资及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6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4.0144亿元。市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项目、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项目、市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应急隔离病区及传染病门诊大楼等重大投资项目均按时完工并投入使用。1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855省政府债券标准化村卫生室和100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全部竣工。重大卫生建设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十堰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了群众的就医环境。

6.协同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着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出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实施强基护健工程,推进城市三级医院与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支持开展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示范国医堂建设、基层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对口支援等活动,扎实开展贫困地区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妇幼健康项目,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落实计生各项奖励扶助政策,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城乡120急救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急救体系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120空中急救,“水陆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保持了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需求得到进一步保障。

(二)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更加注重健康公平,要求不断缩小区域、城乡、不同人群之间的健康差距。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更高需求,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对健康产业规模、健康管理模式等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也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大背景下,十堰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及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将对卫生健康事业产生深入、立体的影响。市委市政府系统构建的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为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也为我市着力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十堰样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党中央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要位置。湖北省和我市也相继明确提出要更高水平推进健康湖北和健康十堰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此外,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十堰本地丰富的中医药资源高度契合。这些都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同时,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较突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基层服务能力仍是突出的薄弱环节,技术水平亟待提高,积极性亟待调动,医疗卫生供需关系不平衡,优质资源适配性不足。城区与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落后的限制,在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人员能力、待遇和职业发展等多个层面仍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此外,与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储备以及服务对象的参与程度等诸多方面,与医疗服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亟需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模块。当前社会发展已呈现出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高龄化现象严重的特征。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对于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给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带来巨大压力,急需依托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和扩展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存在诸多短板、弱项、漏洞。随着全球化加速发展,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加快,新病原体出现的速度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其不确定性、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对我市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提出严峻挑战。

(三)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2035年,基本建成与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更为优化,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建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为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稳定在全省前列,健康科技创新实力明显提升。人民身心健康素质达到新水平,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健康服务更加公平优质,健康十堰基本建成。卫生健康资源持续增强,主要健康指标稳定在全省前列。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基本实现。到2035年,医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县级医院解决部分疑难重症疾病的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所有县(市、区)建成国家级示范区,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四)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强力推进健康十堰建设,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打造秦巴山区域健康医疗中心和疾控体系改革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十堰样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补齐重点人群服务短板,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度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打造健康产业集群,健康产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逐步形成具有十堰特色、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建设省内一流的康养产业基地,促进全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党建统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高质量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用高质量党建统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健康十堰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至上,落实健康优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健康十堰行动,把健康优先的原则融入一切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同时,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创新。聚焦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所暴露出的公共卫生领域问题,以及疫情激发出的智慧医疗产业需求,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重要环节的改革步伐。积极总结抗疫经验,进一步完善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可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行稳致远。

——坚持政府主导,引导社会参与。强化落实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平公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科学规范引导,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因地制宜。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紧密联系我市市情以及全市发展谋划的总体方向,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改革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存在的问题,考虑山区实际,对标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等,因地制宜,提炼制定适合我市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任务,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关键重点。针对我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推动卫生健康各领域、多层次的协同发展;针对疫情后暴露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重点加强疾控改革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医防协同;针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充分发挥武当山地理优势,积极研发医养融合模式,努力打造十堰第四张名片。

3.总体目标。

2025年,建立起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需求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十堰样板,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有效落实,居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明显增强。

——健康服务体系明显改善。卫生健康服务资源总量保持适度增长,优质资源合理扩容,区域布局更加科学,结构分布更加优化,分工协作更加明确,服务可及性得到增强,服务模式有效转变,服务能力和质量大幅提高,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更好供给。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改革健全,应急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巩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高,医防协同机制有效完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得到夯实。

——监督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卫生健康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健康管理有效落实,人民群众自主健康的防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健康保障关口前移,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影响健康的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得到较好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重大慢性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心理相关疾病、青少年近视、严重精神障碍、职业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减缓。

4.主要指标。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类别

序号

   要    指    标

2025

规划

指标性质

健康水平

1

人均期望寿命()

79.5

预期性

2

婴儿死亡率(‰)

≤5

预期性

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

预期性

4

孕产妇死亡率(1/10)

≤10

预期性

5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3

预期性

卫生资源

6

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

9

预期性

7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3.2

预期性

8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

4.2

预期性

9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

≥3

约束性

10

每千人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

4.5

预期性

11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

≥70

预期性

健康服务

12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30

预期性

13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48.2

约束性

14

高血压控制率(%)

≥30

预期性

15

糖尿病控制率(%

≥45

预期性

16

产前筛查率(%)

80

预期性

17

县域内就诊率(%)

≥90

预期性

18

每千人口献血率(‰)

≥13

预期性

19

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0

约束性

健康保障

20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27

约束性

二、坚持预防为主,全面推进健康十堰建设

(一)完善健康十堰体制机制。

按照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总体要求,强化预防为主的大健康理念,认真落实《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将健康融入万策,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需求牵引、人人参与的工作机制,激活社会健康细胞,实现全社会的健康共治。把健康十堰行动纳入核心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健康十堰指标监测体系,建立简洁高效的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市情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增强成员单位参与健康十堰建设的主动性。

(二)强化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深入开展健康进万家活动,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设立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机制。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服务效果考评办法。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引导群众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加大对健康宣传教育、健康设施配备、健康场所建设、健康环境促进的投入力度,实施全面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扎实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个人社会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推进健康促进县(区)和健康促进医院的创建,二级以上医院中健康促进医院比例达到50%以上。

(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健康细胞建设为载体,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内涵拓展、工作创新,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疫情防控全过程、融入社会健康管理各方面、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使其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城镇、市级卫生村创建和健康城市建设。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倡导良好文明的饮食习惯。

(四)实施重大健康行动。

深入实施“323健康问题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即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性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坚持防治结合、医防融合、资源整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系统联动、群防联控,健全综合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逐渐降低人群患病率、致死率和疾病负担。

专栏1:主要健康问题干预重大工程

卫生城市创建工程:巩固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打造高标准的卫生城市。

健康细胞建设工程:积极推动健康环境改善、健康普及和健康行为养成。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五进活动,积极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和卫生社区,夯实健康十堰基础。

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健康进万家活动,开展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科普大赛,提升群众健康素养。

三、强化医防协同,积极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明确疾控机构的功能定位,优化完善疾控机构的职能设置,健全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全社会协同参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加强疾控机构早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改善业务用房和设备装备条件,提升传染病等检测能力。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实施公益一类保障和公益二类管理,完善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薪酬制度和激励政策,优化管理效能。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制定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职责。

(二)逐步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建设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以120急救体系为基础,组建市紧急医学救援队,完善水、陆、空统一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机制。建立血液机构与重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数据交换平台和血液组织动员管理系统,提升应急用血供应能力。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急诊、重症、感染科和中药制剂室等科室建设,提高中医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构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业、社会、居民五位一体的政府主导、市场补充、分级储备、分层管理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建设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服务网络。

(三)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预检分诊、隔离观察、协同转运、应急处置等功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初级诊疗服务、传染病筛查与救治服务、慢性病管理和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社区医院,形成上下贯通、优势互补的紧密型医联体,发挥基层疾病预防哨点作用,织牢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城市三级综合性医院与医共体牵头的县级医院间建立长期稳定对口支援关系。发挥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统筹医疗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的作用,当好城乡居民健康守门人

(四)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分级负责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指挥体系。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强化各级疾控机构信息收集、分析、利用能力,提高医疗机构发现、鉴别能力。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和响应机制,实现科学研究、疾病防控、临床诊疗、社区康复高效协同运转。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构建防治工作闭环。统筹舆论引导和疫情防控工作,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到2025 年底,各类物资储备量满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13个月的需求。

(五)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

加强四体系一平台建设。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置规范的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范的发热门诊或诊室。加快建立以疾控中心实验室为主体,医疗机构检验科、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高校及科研机构实验室共同组成的网络实验室,提升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能力。增强医疗机构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设独立的P2实验室,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建设负压P2实验室,全市建设一个移动P2实验室,支持湖北医药学院建设区域性P3实验室。完成院前急救体系、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医疗机构可转换病区、重症监护病区和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专栏2: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重点工程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开展实验室智能化建设,提升病原体快速检测、疫情发现、现场处置能力及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工程。支持十堰市西苑医院(十堰市传染病医院)医疗救治综合建设项目、市太和医院市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十堰市太和医院七里垭新院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市太和医院七里垭院区后勤保障楼项目、市中医医院传染病区改造项目等建设,推动建设各级医院传染病区,提升县(市)级医院传染病监测和诊治能力。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工程。支持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市、县两级建立独立的120急救指挥中心,按要求配置急救车辆,到2025年全部实现独立运行。市、县两级急救中心建设直属急救站点。

基层防控体系建设工程。按照三区两通道要求改造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配置移动医疗服务车,配齐相关医疗设备,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智能健康服务包。车辆、设备等与县级医院联通,实现乡检查、县诊断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强化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市级建立市县一体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县域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或医共体平台,整合县域内所有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

四、完善制度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明确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职责和功能定位,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治,推进日间手术和日间医疗服务。加快推进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四个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医共体提质工程。逐步扩大县域综合医改试点范围,在县域内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总额预付、结余留用政策,增强动力机制,在人才县招乡用、乡聘村用的编制人事制度改革上力争出台管用实用的政策。加快推进远程医疗,支持互联网医院建设,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二)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医用耗材加成等改革成果,不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人事编制、薪酬分配等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开展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全面启动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三级医院全部建立总会计师制度,鼓励其它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加强医院经济运行监测,重点监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及变化情况、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及变化情况,并做好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运用。

(三)全面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学习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增强医保、医疗、医药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医保待遇清单制度,健全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制度,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提升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水平。做好异地就医结算,稳步推进长期护理险制度。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持续完善医保支付机制,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基金监管机制,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完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动在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两个允许要求,落实分配自主权。

(四)加快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基层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拨付挂钩,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不低于90%80%60%。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立统一用药目录和供应保障机制,促进上下级用药衔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加强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结核病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基本用药保障。落实国家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强化药品耗材使用监管,加大耗材使用治理力度。

(五)积极推进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加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推进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规范化、执法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业务工作信息化,强化全行业、全要素、全流程监管,提升卫生健康监督执法能力和监管效能。建立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监管体系,推进综合监管绩效评价、督察追责相关制度建设,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推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强化医疗服务智能监管系统部署应用,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测。完善医疗卫生行业信用评价管理,建立信用等级与监管分级相衔接的分类监管制度。继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大力推动医保监管、医疗服务监管等行业监管信息联动共享。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生物安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控。

五、优化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围绕我市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打造三区两地一中心战略布局,巩固提升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地位,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促进全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均衡发展,强化重点专科、临床特色重点专科和区域专病中心建设,推进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医学高峰建设。支持大型综合性医院多院区、差异化、均质化发展,加强妇产、儿科、血液、精神、肿瘤、老年病和康复等薄弱科室建设。积极整合城区综合医院的优势专业资源,加快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我市特色龙头医疗品牌,增强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推进县级医院、妇幼健康机构等建设,鼓励各级医院精准定位,科学合理设置特色专科,实施差异化发展。

(二)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加强秦巴山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在疑难危重症诊疗、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治、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方面达到区域领先水平。积极打造襄十随神城市群医疗卫生服务高地,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县级医院和中医院为重点,激发基层活力,构建城乡三级一体化协调联动医疗服务网络。建立优质高效的基层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打造城市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全面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加强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力度,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服务更加优质、技术不断进步、就医更加便捷、管理更加科学、运行更加高效,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完善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健全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诊疗行为,建立医疗机构用药安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实现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测全覆盖,保障医疗安全。完善政府主导的无偿献血工作,提升血液管理理念,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扎实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定位,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稳定办医主体。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做好健康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积极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医疗质量控制动态监测,持续提升医疗质量,7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具有50—100种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完善县域医疗卫生运行机制,推进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将村卫生室转变为乡镇卫生院延伸服务场所或门诊点。夯实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老年康养、中医康复等职能。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与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整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秩序。持续推进湖北省优质服务基层行和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逐步提高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高级职称比例。推进医卫融合慢病规范管理,探索对居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模式。

专栏3: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质升级重点工程

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1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工程:围绕县级城镇化建设,加快县级医院提标扩能,改善医院诊疗环境。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呼吸等专病中心和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建设。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社区医院建设,推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建设康复、老年、妇幼保健特色科室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乡镇卫生院或中心卫生院建设县域医疗副(分)中心。城市建制区按二级医院标准建设一家社区医院。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推进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六、弘扬武当中医药,强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实施中医药服务体系提质升级行动,全面提升中医服务能力水平,打造中医药强市。坚持中西医并重,创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鼓励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探索融医疗、康复、预防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多专业联合诊疗和多种中医药方法综合应用治疗模式。积极鼓励医疗机构与中医药企业、专业研究机构、专业高校等进行中医药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中医药科技与市场相融合。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以及疾病康复中的作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深度融入公共卫生体系,推进中西医临床协同发展。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以市中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和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达到全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0%的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推动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全面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妇幼保健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构建区域+专科专病中医医联体新模式,让三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康复和非药物疗法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促进武当中医药文化发展。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公共卫生体系,彰显中医药防治疾病特色优势。加大与市发改、科技、文旅、食药监部门的沟通协作力度,统筹规划,通盘考虑,确立武当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武当中医药开发应用、武当中医药理论体系研究和武当道医道药康养品牌研发,着力打造武当山中医药文化产业核心示范区,实施武当中医药文化产业生态示范园建设项目,提升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大力扶持武当中药材,推进中药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促进中药质量提升,实施中药绿色发展工程。

专栏4:弘扬武当中医药重点工程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加快市中医医院武当特色医院建设项目进度,开展中医药传统医术武当探秘工程,挖掘和传承武当中医药文化精髓。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武当中医药集团牵头作用,结合创建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和“323”行动,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医高地,全力创建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加强县市区中医医院建设,打造县域中医医疗中心。推动组建若干中医专科联盟,推动县中医医院建设中医特色专科。推进县级中医医院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扩大中医馆信息平台覆盖面。

中医人才培养工程:实行中医药人才倾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领军人才纳入武当人才支持计划。积极建设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基地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加快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设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培训班,培养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

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提升老龄健康服务水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纵深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升老年医疗服务能力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70%打造一批社区医养结合中心,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签约合作,积极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工作,由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职能特点为老年人提供系统、连续、专业、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安宁疗护试点。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机构。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针对老年人及其护理者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加强预防保健,开展老年健康管理,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失能失智预防三级预防体系。认真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智慧助老服务,方便老年人就医。

(二)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健全完善生育政策法规,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强人口监测,不断提高人口信息采集质量,提高信息更新及时率;全面落实国家、省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逐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积极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扎实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全面实施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确保母婴安全,预防出生缺陷,从源头提高人口素质,保证人口生育政策有效实施。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关爱力度,推动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三个全覆盖

(三)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医疗机构提供延伸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普惠托育机构,统筹推进多元化、多样化托育服务。加大对社区托育服务支持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就近便捷托育服务,提高托育服务供给水平。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供给服务体系,降低婴幼儿生育、养育成本,确保人民群众托育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专栏5: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重点工程

康复护理城医联动工程:推动部分有条件的二级医院改建为康复护理机构,重点为大病患者、失能失智人群、临终关怀患者提供普惠性医疗康复和医疗护理服务。

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示范带动作用和地方政府引导作用,重点推进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和社区托育服务建设。

八、落实公共卫生项目,提高健康保障能力

(一)加强疾病防控与职业健康保护。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防输入为重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组织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免疫规划冷链系统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监测。加强艾滋病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防控力度,持续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水平。强化耐药结核病筛查,实施结核病规范化治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有效应对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强化重大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源头治理。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合作、机构支持、群众响应的慢性病防控机制。深入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探索建立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评估制度和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制度,健全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报告和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完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多渠道管理服务,提高严重精神障碍等重点人群救治救助的综合保障水平。健全完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干预机制,强化干预措施。织牢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网络,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机构服务行为。继续推进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建设职业健康监督管理与职业医学技术支撑机构。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活动,推动健康企业建设。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质量,进一步强化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理。充分发挥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信息支撑和便民服务作用,逐步将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依托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实施有针对性、个性化、动态连续的干预措施,推进覆盖全市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三)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市、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强化妇幼健康临床重点专科与保健特色专科建设,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绩效考核。开展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持续巩固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实施儿童健康工程、妇幼健康惠民工程、出生缺陷防治工程,推进城乡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适龄妇女全覆盖,免费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全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开展儿童眼保健和视力筛查及营养监测,实施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筛查和干预项目。推进妇女生命全周期和儿童生长全过程健康管理。  

(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实验室,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信息化建设。执行最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全链条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监测结果的利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提升监测评估预警和快速处置能力。加强营养健康促进与安全宣教。

专栏6:落实公共卫生项目重点工程

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产科、儿科建设,推动县市级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

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工程:依托市职防院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市级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支撑,提升职业病防治服务能力。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能力提升工程: 推动市、县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两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能力提升工程:由市疾控中心积极创建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实验室。

九、发展健康产业,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

(一)发展社会办医与多元化健康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儿科、老年病、长期护理、口腔保健、康复、安宁疗护等稀缺资源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大力推动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和影像中心等。支持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鼓励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参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强化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到2025年,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

(二)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护康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鼓励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医疗机构,开展老年病、康复、护理、中医和安宁疗护等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疾病康复领域优势。

(三)促进康养消费升级。发挥我市山水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和本地医疗卫生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市文旅局、市林业局等单位加快建设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大力推进中医药+旅游,围绕武当山养生旅游“369”和竹房绿色养生度假带建设,发展含中医药体验、中医药博览、体质辨识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

十、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一)加强卫健系统党建工作。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党建引领文明创建,增强国家、省、市卫生健康政策的引领力、约束力和执行力,持续推动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

(二)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卫生健康法制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扎实推进法制培训和普法宣传,不断提高卫生健康领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卫生健康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行政许可、日常监督和行政处罚等制度建设,建立高效有力的执法机制。健全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体系,创新医疗服务监管模式,推进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功能全覆盖。

(三)强化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和人才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强卫工程,推进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健康研究科研基地布局。促进医研企结合,打造一批健康研究和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加强慢病防控、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增强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加强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重大项目研究、重大成果转化和适宜技术推广。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与卫生健康行业的创新融合发展。深化医教协同,发挥本地医药院校优势,发展校医融合,夯实医疗人才培育基地,支持十堰市妇幼保健医院和东风茅箭医院建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将全市CDC系统建设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健康领域高层次优秀人才遴选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支持湖北医药学院建设国家临床教学示范中心、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湖北省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实施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到2025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目标。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支结构合理、质量有保障的紧缺型、复合型骨干医疗人才队伍。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和首席公共卫生医师制度,组建专业化应急处置队伍

(四)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实施十堰市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项目,加强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平台功能,推进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推动健康、治疗、医保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朝着一个出口、一次性提供的方向发展。推进六个一工程建设,落实五个一服务行动。规范信息采集、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的全过程,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形成与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完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体系。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加快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帮助基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行业治理、临床科研、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

专栏7: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重点工程

卫生健康人才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选拔医学青年拔尖人才,主动扩充公共卫生人才,积极招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大学生村医

卫生健康科技发展创新工程:加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智能化建设项目,支持湖北医药学院区域性P3实验室建设项目。

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一张全市卫生健康信息专网、一个市县一体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一卡一码居民电子健康卡和电子服务健康码、一朵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云

十一、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政府是实施规划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要将卫生健康事业规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加强对医疗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的统筹协调,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促进规范有效实施。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沟通协调、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共同推进规划有效实施。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各级政府完成卫生健康工作目标与任务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评价,给予奖惩。

(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及其制定过程,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加强健康优先发展制度保障,研究制定农业、林业、土地、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健全卫生健康重大工程项目空间保障机制,将卫生健康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实到空间布局中。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站在全局的、长远的、整体的角度,用健康的尺度审视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步调。

(三)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吸取新冠肺炎疫情教训,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项卫生健康投入政策,保障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打牢公共卫生安全补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逐步提高政府卫生健康投入水平。调整和完善政府卫生财政投入结构,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等领域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按照财权与事权统一和分级负担原则明确各级卫生健康投入责任。加强对政府卫生投入的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价。落实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政策。

(四)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加强正面典型宣传,为卫生与健康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广泛宣传卫生与健康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卫生与健康政策宣传和解读,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加强健康科普管理,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公众识别和抵御伪健康”“伪科学的能力。加大健康知识传播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五)开展动态评估。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纲要,结合实际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按照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要求,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建立常态化、经常化的督查考核机制,强化激励和问责。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对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如有必要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调整修订。总结推广在规划纲要实施中的有效经验做法,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促进整体推进。